小剂量用药其实我也有一阵子没用小剂量的药了主要是免煎药方便家里存了两三百包的免煎药大部分时候临时用医院再开一些就可以用了刚好最近又在乱七八糟看书发现了很多方子是散剂水煎那实际上用量很少按方剂学课本举例止嗽散,上为末,每服3钱升麻葛根汤,上为末,每服3钱败毒散,上为末,每服2钱参苏饮,上为末,每服4钱然后我想起以前有一阵子我也常用小剂量的方子刚好翻了一下记录刚好那一阵子是在准备比赛压力比较大,我考虑是肝郁引起的牙痛吃点逍遥散就好了(自己用打粉机打的)后面还有用过(都是用保温杯泡开水)10g五味子止鼻涕,15分钟可止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3g,黄连3g)治口腔溃疡,隔天痛止,3天愈合。用过3次,挺好的,就是苦。。还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常用(白前,前胡,浙贝母,栀子,桔梗,紫苑,甘草,苍耳子,桑叶等)辩证取3-4味药,一般也是十多分钟见效果。我喜欢宣肺和降肺的配合用,比如风寒咳嗽,我会用白前(降肺),配紫苑(宣肺),风热咳嗽,用前胡(降肺),桔梗(宣肺),咽痛加浙贝,自觉咽喉有热气加栀子,鼻塞加苍耳子等等。宣肺的药物剂量会稍大于降肺这些走上焦的药都是比较轻,一般保温杯放个15g就够多了,我买的话,就是买6剂,大部分时候都是5块钱不到,少量频服,中药泡个2次就没什么味道了。2-3剂可以喝上一整天。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因为咽痛,喉咙发热,泡了大黄黄连泻心汤结果发现嗳气不发作了2-3天试了一下大黄甘草汤(大黄3g,炙甘草3g)治嗳气也一样有效果后面想试试加点大黄是不是通腑效果更强就喝了一剂大黄4g,炙甘草2g确实强了一天拉了4次。。(最后发现中成药-左金丸效果更好,黄连配吴茱萸,6:1)这中药的配比确实重要大黄量同甘草,通腑力缓大黄量多于甘草,通腑力强方剂组成中药配伍很有意思剂量选择也很有意思有看过一本书叫做《用药传奇-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买之前,以为各种剂量都有提及结果都是大剂量用药(基本都是30g起)的经验比如说g生地治失眠(百合地黄汤,就2味药)30-60g蒲公英治胃病30g以上,常规-g忍冬藤治疮疡热痹30g以上,多至g山萸肉敛汗30-g生白术通便(纳差者小量开始,或加点升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挺好看的吴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