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苍耳子有通督升阳之功 [复制链接]

1#

苍耳子味甘苦,性温,善发汗,祛风湿,通鼻窍,以擅治鼻渊、风疹、痹痛著称。朱老对此品的应用另有会心,约之有三:一日通督升阳,以解项背挛急。此症多系素禀不足,风寒湿之邪袭于背俞,筋脉痹阻而致。若缠绵不解,病邪深入经隧骨骱,每每胶着难愈,朱老治此症,常以苍耳子与葛根相伍,邪在筋脉则更配当归、威灵仙、蚕砂之类;邪已深入骨骱则更佐熟地、鹿衔草、仙灵脾、乌梢蛇、露蜂房之类;疗效历历可稽。朱老云:“《得配本草》称苍耳子能‘走督脉”,项背挛急乃督脉主病,用之既有引经作用,又有祛邪之功。”且《本经》言其主“恶肉死肌”,盖风湿去而气血流畅,瘀去新生。二日祛风解毒,配一枝黄花治流感发热,外邪袭表,肺卫首当其冲,鼻塞、咳嗽、寒热纷至沓来。苍耳子能抗病毒,一枝黄花凉而能散,能疏风、清热、解毒,凡风热流感,朱老常用此二味相伍,随症佐药,以驱风解毒,透窍发汗,患者服后,往往头痛、咽痒、鼻塞、咳嗽缓解,身热顿挫,且药价低廉,值得推广。三日一味苍耳子疗湿胜濡泄。用风药治泻,古法早有先例,盖风能胜湿,清气上行,浊邪下趋,脾胃功能恢复,泄泻自瘥。夏秋之季,湿邪浸淫,濡泄多见,一味苍耳即胜其任,若加入辨证论治方药中,奏效更佳。

胡××,女,36岁,教师。感冒3日。恶寒轻,发热重(38.8℃),头痛鼻塞,咽痒咳呛,周身酸楚。苔薄白,脉浮数。外邪袭表,肺卫不宣,治宜疏宣达邪。

苍耳子、一枝黄花各15克,牛蒡子、信前胡、僵蚕

各10克,桔梗8克,甘草6克。2剂。

药后热即挫解,余象亦平,休息1日即复。

参考文献:《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编辑:铁扇奥特曼

图源:紫府元真、素尘

浮生空作百年期,梦断黄粱未熟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