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学和影视,人们大致了解了古时宫廷里的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一些生活方式,虽然说文学创作本身会有一些艺术加工的因素,但它也是源自于生活的,因此多少能够让观众们了解到一些当年的宫廷生活场景。作为中国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说起了自己的一个习惯,那就是在他上夜班时,必须要在鞋底放入苍耳,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在皇宫中,皇帝往往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她们根据自己在后宫中的位置有着不同的封号,为了服侍这些妃嫔,后宫中会有分工不同的宫女等人,但有些活是身为女子不方便做的,这时就需要男性的加入。然而后宫的主人是皇帝的女人,让这么多外姓男人进入于皇帝的脸面上不太好看,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才有了太监这样一个不人性的职务。
太监很早就开始出现在宫廷中了,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灭亡,不过由于袁世凯与溥仪签订了优待条约,因此这些满清皇室人员还可以住在紫禁城中,直到年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作为中国的最后一名太监,孙耀庭主要是这段时期在皇宫中侍候后宫的妃嫔。
孙耀庭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中,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净身入宫,据说在他很小时,家里穷得连帮他净身的师傅都找不到,不得已之下,他的父亲亲自动刀。但是这个与孙耀庭的入宫时间不太吻合。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他14岁净身,第二年也就是年进宫,这个时间段与他自己所描述的时间是相符的。
孙耀庭进宫的时候,满清王朝已经被推翻,当时的社会已进入了民国时期,但溥仪等皇族还是居住在紫禁城中,依然过着与之前无异的皇家生活。当时孙耀庭所侍候的主要是皇太妃,后来他又被派到皇后婉容处。对于太监来说,这样的位置已经是很高了,要是在古时,能够在皇后面前侍奉,是许多太监所盼望的。
不过毕竟是在民国时期了,孙耀庭的皇宫生涯并没能持续多久,在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皇宫后,孙耀庭就处于了失业状态,直到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才又将孙耀庭召了过去,然而,这次持续时间仍然很短。解放后,孙耀庭和中国其他百姓一样有了份工作,直至退休,之后,他居住在广化寺直至去世。
孙耀庭在他的晚年时期出了一本书《最后一个太监》,其中提到了太监的夜班生活。据他所说,他晚上侍候贵妃时,必须要在鞋底放入苍耳,这点让许多人不太理解。苍耳在晒干后,它表面上的刺会变得异常坚硬,孙耀庭将它放入鞋内,是为了不让自己打盹。
作为太监,在晚上贵妃休息时,他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夜里毕竟不比白天,尤其是深夜,人们往往容易睡着。为了在夜里保持清醒,孙耀庭无奈只能在鞋内放置苍耳,一旦自己犯困了就踩下它,这样就不会睡着了。
从孙耀庭的经历人们不难看出,在封建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平等,让一些人利用自己的权势满足了自己的享受,任意榨取位于社会底层人的劳动血汗。鞋底放苍耳在如今看来相当残忍,但在那时,却成为了太监维持生活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