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耳鸣患者问我:补脾、补肾、泻肝火的药我都吃了一万多块钱了,为啥耳鸣一点也没有减轻?我说:不通肺气,你就算把药店吃空也是白费功夫。
老师离世后,在怀念他的那些年里,我忽然就明白了老师之前的担忧,什么担忧呢?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正在大力培养中医和苍生大医,但如果随便找来个中医,我们会发现里面至少有一半是伪中医,剩下的要不然是庸医,要不然是半吊子,真正能治病、为患者着想的可能不足十分之一。
现在来看中医的,都认为中医疗效慢,是慢郎中;来学中医的,则认为中医麻烦,学起来太繁琐,还是西医更符合现代一些,而且西医比中医赚钱多。
而我之所以坚持中医这条路,是因为我永远记得老师的话,那就是医术和良心并没有矛盾,一个医者,永远都不能放弃这两样。
年,医馆接诊过一个耳鸣患者,他来看诊的时候,说自己出现耳鸣已经9年时间。
当时,他见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夫,你能不能给我少开点药啊,这些年来各种药我都快吃吐了,可是耳鸣却迟迟不见好,把人都快逼疯了。
我说:这药的量是跟你的病情有关的,不该你吃的我也不会多开。
仔细询问后,了解到患者耳朵经常有闭塞之感,还发胀、发闷,时不时的有轰隆声,特别是一吃饭喝水那声音就更大了。除此之外,还伴有耳朵痛、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又看了患者舌脉,发现他舌苔薄白,脉浮。
我说:你的耳鸣不过因为是肺不好,堵着了。
他说:那这些年我吃了一万多块钱的补脾、补肾、泻肝火的药,耳鸣一点也没有减轻,就是因为看错病了?
我点点头,说:不通肺气,你就算把药店吃空也是白费功夫。
患者一脸不解,问道:我只听说过耳鸣跟肾虚、脾虚,再不济就是肝火旺盛有关,那这肺气阻闭,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说:在中医里面,脉浮提示的是外感风寒,正邪相争,也就是说你身体里的卫气和外邪作斗争,所以脉浮起来了。舌苔薄白就说明这个外邪妖怪是风寒。
风寒之邪,郁滞皮毛肌表。肺,主皮毛,所以它会直接导致肺气不利。肺气不利,你鼻子就会不通气、流鼻涕。
他接着问:那这又和我的耳朵有什么关系呢?
我说:中医典籍《温热经纬》里面讲到:“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可见,肺气通利与否,也可以体现在耳朵上,肺气郁闭,耳朵也会跟着郁闭。
说得通俗一点:肺,主营卫的疏布,主气血和精微物质在全身的输送。对耳窍来说,它居于人体上部,依赖清阳之气的滋养。如果肺气宣降失常,不能向上疏布营卫和精微物质,那耳朵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了。
辩证后,开出方子:麻黄、杏仁、甘草、苍耳子、石菖蒲、路路通。
结果呢?
患者服药一周后,耳朵开始有了变化,耳鸣发作的频率大大降低。效不更方,叮嘱患者继续服药半个月,复诊时患者反映耳鸣基本消失,诸多不适症状平息。前后治疗一个月,患者耳鸣自此消失,没有再复发。
麻黄入肺经,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与杏仁、甘草共用,专门用于宣散肺气。
苍耳子祛风散热、解毒杀虫、通鼻窍;石菖蒲祛痰开窍、安神定志、醒脾开胃;路路通开窍通经,辛散达表。
我常给学生说:人活一口气,佛活一炷香。对于医者而言,为患者把病治好就是我们那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