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认识的是补肺脾之气的中药——黄芪,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常用于免疫力低下,脾虚泄泻,肺气虚弱的咳嗽,贫血,糖尿病等。
《本草备要》中就提到:“(黄芪)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古籍《本经》也将黄芪列为补气“上品”药材。而《日华子本草》更直接点明,黄芪可“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推荐服用黄芪有以下好处:01黄芪尤其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的久泄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伍人参,升麻,柴胡等起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作用。02黄芪多糖能促进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并能抗疲劳,耐低温,抗流感病毒,用于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粗,咳痰清稀,声低懒言者,常配伍人参、甘草应用。
03黄芪擅长补肺脾之气,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常与白术,防风配伍以补气固表,祛风散邪。
04黄芪补气以行血,补气以通痹,对于卒中后遗症、痹症、症见半身不遂或痛痹,肌肤麻木者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以活血通络。05黄芪水煎液、多糖、皂苷对造血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用于治疗血虚或气血两虚,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的贫血患者,常搭配当归,阿胶应用。组方:黄芪+当归+阿胶
功效:补气养血
06黄芪水煎液有保护肾脏、消除蛋白尿和利尿作用,对血压和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常与天麻,山楂搭配以平抑肝阳,化浊降脂达到降压作用;糖尿病常与西洋参,葛根,铁皮石斛搭配以健脾益气,生津止渴达到降低血糖作用。
07黄芪具有托毒排脓、敛疮生机的作用,临床用于疮疡中期,疮形平塌,跟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常与当归,白芷等起到补益气血,解毒排脓作用。
08黄芪总皂苷具有正性肌力作用,黄芪总皂苷和总黄酮能保护缺血缺氧心肌,临床用于心前区的不适、疼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常搭配西洋参,丹参,三七应用。组方:西洋参+黄芪+丹参+三七
功效:补气活血
推荐黄芪的食疗方:黄芪羊肉汤
材料:羊肉(肥瘦)克、黄芪50克、花椒2克八角2克姜10克盐10克小葱10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小块;羊肉块放入炖锅内,加入调料及黄芪,然后加入3倍于羊肉的水,用慢火炖烂即成。黄芪用量,可根据肉量多少适当增减;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文火慢炖,约2小时左右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红枣黄芪汤材料:黄芪、红枣、苍耳子、冰糖各适量。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小火熬煮4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不用太多,时间也不要长。
功效:经常少量饮用黄芪大枣汤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等症,此外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免责声明:文章图文综合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