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诗歌原创花木诗经喻剑平
TUhjnbcbe - 2021/1/10 20:15:00

书香之家、二里半诗群联合出品

花木《诗经》

作者:喻剑平

(一)蒹葭

蒹葭苍苍(《诗经·秦风》)

其实就是一些芦苇

黄了又青青了又黄

一些美好的想象

总是牵扯着芦苇荡

劳作之余芦苇荡

当然是最好休息的床

软软的芦叶铺下为垫

高高的芦杆四面为墙

只是过去路不好走

有一些积水和淤泥要淌

但我犹豫再三还是去了

腿脚上沾满芦花和泥浆

踏倒的那一大片芦苇

在诗歌里纷纷站起

千年不倒千年芬芳

(二)荇菜

参差荇菜(《诗经·周南》)

我只是长在河边的一些水草

样子看起来有点像睡莲

人们把我当作一种野菜

叫作荇菜或者莕菜

我只是长在水边的一些野菜

从没想到那个村姑来过之后

我会如此文雅进入发蒙课本

成为后人品读的第一株好菜

长在河边睡莲一样的野菜

在一个姑娘信手碰过之后

从没想到竟然有人

因此莫名其妙夜不能寐

这一失眼就是千年

这一千年里我命途多舛

曾被奉上高高的供台

也几度差点遭遇斩草除根

如今我和大部分人已互不相识

人们把我移栽屋檐下盆缸里

叫我水荷叶但很少有人会想到

儿时曾背诵过多少遍我的名字

在参差的屋檐下看着

进进出出的人们我多么希望

会有一双熟悉的眼晴

能静静地多望我一眼

(三)蘩

于以采蘩(《诗经·召南》)

我的俗名叫白蒿或蓬蒿

长在田边路边洲边涧边

但我常被采摘制成贡品

供列祖列宗诸神享用

我还有几个兄弟很出名

一个是艾蒿每年端午

立在千家万户的门框上

除风去湿驱邪去秽

一个是青蒿千年之后

乘一本医书漂洋过海

站上了世界顶尖奖台

我还有很多姊妹大家

都认识茼蒿藜蒿柳蒿

它们是餐桌上的常客

我们家族都属菊科

我们用香气滋润人间

从餐桌到贡台

从民间到庙堂

众神归位众邪迴避

满世界飘着菊香

(四)芣苢(fúyǐ)

采采芣苢(《诗经·周南》)

一般人读不准电脑

也很难打出来的两个字

现代汉语叫车前草

只要有一个马蹄印

或者几坨牛羊的粪便

车前草就会长得很漂亮

还会引来漂亮的姑娘

唱着漂亮的劳动之歌

一大片漂亮的芣苢

裙裾飞扬的漂亮姑娘

鹅冠博带的君子经过

一株茂盛的芣苢招手

君子驾的马车停驻

没带相机的他只好

把这个画面记入诗句

驾车的马打响鼻拉粪

温暖的马粪里有一些

车前草种子又蕴酿发芽

若干年后这里长出了

一大片楼房以及

一些跳广场舞的大妈

(五)卷耳

采采卷耳(《诗经·周南》)

春天的嫩叶叫卷耳菜

秋季结籽叫苍耳子

带刺钩的苍耳子有意

或者无意丢到

女生长长的发辫里

羞急的女孩越扯结得越紧

这一扯极有可能

扯出后来的一段姻缘

现在那个做了老婆的女生

也在采摘卷耳叶或者

苍耳子从春天到秋天

她一边不紧不慢地采摘

一边凝望着蜿蜒的驿道上

是否有扬起的灰尘

以及征人归家的身影

春天回请先喝杯卷耳羹

秋天回我会汲水煮一锅

驱风去湿清热解毒的苍耳

好好洗洗你多年的征尘

(六)薇

采薇采薇(《诗经·小雅》)

它叫麦豌豆

只不过是野生的

野豌豆属蔷薇一类

薇总让我们联想美好

但在古代它的别名叫

度荒豆或者马豆

无疑是饥民的食物

或者牛马的饲料

野豌豆耐寒耐旱

风吹种子见地就长

它长在古边塞时

有戍边战士常去采摘它

诗经里有明确记载

我想那些战士采薇

肯定不是采着玩的

他们应是想把战马喂饱

争取早日打胜仗回乡

薇长了枯枯了又长

而回家的路总是很长很长

马嚼过的薇马踏过的薇

今天在我们安详的餐桌上

当一盆千熬万煮野碗豆羹

显身餐桌的时候我们

还听得见那渐行渐近或者

渐行渐远去的马蹄声吗

作者简介

喻剑平,男,年出生。笔名容人。湖南省作家协会、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诗集《昨夜落花》,散文集《城市屋檐》《醍醐之旅》等。在《台湾诗学季刊》《中国青年报》《湖南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若干。

更多精彩文章,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歌原创花木诗经喻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