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子草,可谓田间地头毫不稀奇的杂草了,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物种。尤其是它们的根,深深拥抱住大地,拔了长,长了拔,拔了再长,就算用锄头深挖,也不能将它们铲尽。
虱子草的种子有刺带钩,又有些像苍耳子。乡村里搞恶作剧,以苍耳子偷偷撒在别人头发上,其人不觉,久之则纠缠为一团,再想解散,已非易事。如果用虱子草种子开玩笑,那程度还要严重得多,苍耳子粘在头发上,毕竟还能一一解下,虱子草种子细小而易碎,揉入头发里,就很难弄干净了。
有时候不小心粘上了,也觉得讨厌。不过,这怪不得虱子草。它所以进化出这一特长,并不是为了给人们制造麻烦。它种子带刺,为的是粘附于动物或人身上,借以运输到更远的地方播种,是它生命繁衍,基因传递的需要。也正是这一特征,才使得这种琐屑卑微的物种,在如此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种子得以绵绵不绝。
这种野草常与马唐草或香香草长在一起,其形态与用途,也都大差不离儿,村里人似乎懒得特别为它命名。其实我心里清楚,较之马唐的泼辣疯长,虱子草茎秆短,分蘖也较少,既显得谦卑逊退,又有点儿势单力薄;比之香香草的翠绿颀长,以及花序的开张晶亮,虱子草整个儿就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盘儿了。
杂草之中,虱子草比较弱小,用植物志里的说法,则为“须根细弱”,作为禾本科野草,虱子草茎叶略似马唐,而叶片微短,叶鞘裹茎也较为松弛,茎秆的基部常伏卧地上,后渐渐斜升,总状花序,小穗簇生于花轴上。
虱子草,别名有很多,也叫荩草、菉竹、王刍、鸱脚莎、菉蓐草、细叶秀竹、马耳草、马耳朵草等等,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常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虽为杂草,但却是治病良药,据《中华本草》记载,虱子草全草及根可入药,具有解表、止呕定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水积病及蛇咬伤等症,而它的根入药可用于治腰痛。
在《本经》中也有记载,荩草全草均可入药,其味苦性平无毒,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袪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等多种症状,特别是对于炎症和咳嗽效果很好。水煎服;外用:水煎外洗。
关于虱子草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这种野草,路边很多,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真可谓认识是的宝,不认识的是草啊!“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