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过敏性鼻炎中医临证经验
TUhjnbcbe - 2021/3/31 23:57:00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称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的可出现目痒、流泪,或咽部不适、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过敏性鼻炎多在花粉较多的季节发病,尤其是春暖花开时。大部分患者发病持续时间较短,较少一部分患者发病持续时间较长,季节性不明显。过敏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性疾病,但由于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有些则是过敏性哮喘前期症状,甚至引发哮喘发作,故应引起重视。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既要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还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症状较重者,西医常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或(和)使用一些鼻喷雾剂进行治疗。

过敏性鼻炎多为体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过敏性体质是内在发病因素,外界环境致敏则是引发因素。西医无论是给予口服抗过敏药,还是局部使用鼻喷雾剂治疗,均是针对机体变态反应的病理反应,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即只是祛邪,没有扶正,故患者临床症状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甚至用西药后疗效不明显。中医中药对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疗效,尤其是对改善患者体质,消除过敏引起的相关症状,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等较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

从过敏性鼻炎发病临床表现看,有中医风邪患病特征。因风为百病之长,“风胜则痒”。故此病以风邪致病为主因。中医认为,风邪致病,主要与肺(金)、肝(木)密切相关,而土(脾)能生金(肺),金(肺)可克木(肝),木(肝)可克土(脾),木(肝)郁可邢金(肺)。故过敏性鼻炎治“风”,实乃涉及于肺、脾、肝三脏。中医认为,四(五)季应五脏,肝应于春。春气通于肝,肝开窍于目;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一方面,春季风气当令,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袭表易致人体腠理疏松;另一方面,春季肝气旺盛,多木胜克土、易伤于脾,脾虚则土难生金,肺气虚弱则表卫不固。这些因素均会导致人体季节性体质特异,处于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敏感状态,即过敏体质,使人体易于感受外在风邪(过敏原),而风为百病之长,可兼加他邪致病,故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可出现不同中医证候。风邪外侵,多从口鼻、肌表而入。风伤肺卫,肺气不利则鼻窍不通,可表现为鼻痒、鼻塞,肺气失宣则咽痒、咳嗽、咳痰。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金(肺)气克木(肝),肝失疏泄,风气上扰于目则目痒、流泪。故春天发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肝脾肺失调导致人体体质特异,又复感春季之时令风邪所致,这与过敏性鼻炎春季多发和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为过敏体质加环境致敏因子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在治疗方面,中医当以祛风宣肺为主,并予以益肺固表,疏肝健脾为大则。

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笔者运用自拟经验方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中医基本方药由荆芥、防风、辛夷、苍耳子、柴胡、蝉蜕、木贼、桔梗、甘草组成。其中,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功效;防风味甘、气辛,归肝、肺、脾经,具有升散之性,辛可疏肝郁、又可发散肺表之风邪,香能舒脾气、实肌表、抵御风邪外侵;苍耳子、辛夷均为辛温之品,归肺经,有通鼻开窍,祛风止痒之功,可除鼻塞、鼻痒、流涕;柴胡、蝉蜕、木贼辛凉,归肺、肝经,可祛风明目止痒,除目痒流泪;桔梗、甘草宣肺理气,与苍耳子、辛夷合用畅达肺气,消除打喷嚏症状。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表现随证加味,若偏风寒者可加麻黄、桂枝、白芷、苏叶;偏风热者可加桑叶、菊花、薄荷;风热较盛者,加二花、连翘;寒热不明显者可加白僵蚕、乌梅、五味子;表卫不固、怕风易汗者可加生黄芪、白术、桂枝、白芍;咽干、咽痒、咳嗽者可加薄荷、炒牛子、桑叶、菊花;胸闷、咳痰者可加杏仁、厚朴,清稀痰者加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黄稠痰者加黄芩、全瓜蒌、射干、前胡;若肺脾气虚者,可合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脾阳虚者加干姜、细辛;肝火或肝胆湿热者可合用龙胆泻肝汤;脾虚肝郁者可合用逍遥丸等,如此诸药合配,作用相得益彰,临床疗效较好。

备注:文章纯属笔者临证经验总结,仅供交流,别无它用。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敏性鼻炎中医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