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患者何某,女,29岁,因“头痛、鼻塞4年,再发1个月”于年6月10日初诊。患者鼻窦炎病史,反复出现头痛、鼻塞,此次发作1个月,经中西医药物及局部冲洗治疗,疗效不佳,遂来诊。刻诊:前额至鼻根疼痛(额窦炎),可牵连至太阳穴附近,鼻塞,无流涕,嗅觉减退,咽中异物感,纳食不馨,二便尚调。舌尖红边齿痕苔薄黄;脉:右寸关细缓、沉取力弱,左关弦缓、沉取力弱,寸尺细弱。
诊断:头痛(鼻窦炎)(脾虚、胆胃湿热上犯)
处理:①治以健脾化湿、疏风清热通窍为法,以七味白术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参12g、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5g、炙甘草6g、葛根30g、白芷15g、藿香12g、木香8g、茵陈12g、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8g、鹅不食草12g、辛夷花10g、苍耳子10g、川芎6g、赤芍12g,7剂,水煎服。②针刺:风池、通天、上星、神庭、迎香、合谷穴,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
二诊:6月30日,服药及针刺5次后头痛消失,鼻通畅。效不更法,前方去金银花、连翘、赤芍,白芷加至20g,加板蓝根15g、丹参15g,7剂,水煎服。
疗效:针刺5次,服药3周,诸症消失。
体会:鼻窦炎,中医属鼻渊、头痛等病范畴,常见脾胃虚、心肺气血不足,鼻窍虚而不通(“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胆胃湿热上犯,鼻窍实而不通(“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心肺肾阳虚兼有寒邪,虚实夹杂。中医针药结合治疗鼻窦炎,疗效明确。另外,急性发作期浓鼻涕多时,可配合鼻腔冲洗。
每日一案(37)临证一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